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丁咯地尔抑制NE和Glu引起的单个脑细胞游离钙增高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谷氨酸(Glu)引起大鼠单个脑细胞内游离钙增高的影响。方法:应用AR-CM-MIC阳离子测定系统测量细胞内游离钙([Ca2+]i)。结果:细胞外钙为1.3mmol·L,丁咯地尔0.1,1.0,10.0μmol·L-1对细胞静息[Ca2+]i无明显影响,对NE诱导的[Ca2+]i增高明显抑制,对Glu诱导的[Ca2+]i增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丁咯地尔......
作者:罗阳;丁新生;朱正权;肖继皋;王斌;许逸;张孝清;杨思军 刊期: 2000- 04
-
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症髓鞘反应性T细胞的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POT方法检测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IFN-γ分泌细胞,并设立临床对照组。结果: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IFN-γ分泌细胞均高于临床对照组,而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症之间没有差异。结论:脑白质疏松症有脑梗死的病理基础,前者可能就是由多发的微小脑梗死所形成的。......
作者:王炜;南振鸿;凌振芬;管红兵;吕传真 刊期: 2000- 04
-
60例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脊液检测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新型隐球菌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脑脊液呈无色浑浊、白细胞升高、其中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升高、葡葡糖和氯化物减低,墨汁染色及苏木素-伊红染色均可发现新型隐球菌。几乎所有的患者有头痛、90%有发热、73%有呕吐、65%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偏瘫、约半数还有听力减退、双目失明和抽搐。结......
作者:江应安;吴秀枝;陈家禄;万均成;林琼 刊期: 2000- 04
-
人工合成E-选择素治疗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的药物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用人工合成E-选择素2mg·kg-1或10mg·kg-1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永久左侧大脑中动脉/颈总动脉(MCA/CCA)闭塞或MCA/CCA闭塞24后CCA再灌注模型中。24h后,脑梗死体积用计算机扫描计算。结果:在永久性MCA/CCA闭死组中脑梗死体积没有差别,在MCA/CCA闭死后CCA再灌注组中脑梗死体积有意义地缩小(P<......
作者:张世明;周岱 刊期: 2000- 04
-
颞叶癫 的EEG和MR术前定位研究
目的:探讨EEG、MR对颞叶癫(TLE)术前定位。方法:用MR、EEG对20例TLE病例进行术前定位与术中EEG和术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20例病例中17例依据MR及EEG获得定位,主要在海马区域病变12例,前颞叶5例,另3例MR检查正常,依据多次EEG检查获得定位,随访疗效满意。结论:EEG是诊断TLE的重要手段,MR可对继发性TLE作出正确诊断,MR对海马硬化检查可协助EEG对TLE定位诊断。......
作者:高翔;江澄川;洪震;俞丽云 刊期: 2000- 04
-
皮层扩散性抑制对大鼠脑缺血后谷氨酸载体EAAC1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氯化钾诱发SD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CSD),改良Longa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行原位杂交检测谷氨酸载体EAAC1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片上单位面积OD为(2189±263),阳性颗粒数为(43.2±4.7)个。缺血30min时皮层EAAC1mRNA表达明显上调,经CSD处理后再缺血时,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以30min时高。结论:CSD......
作者:张峰;周良辅;黄峰平;刘艳红;费俭 刊期: 2000- 04
-
经口-鼻-蝶及筛-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入路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优缺点及各自适应证。方法:经口-鼻-蝶及筛-蝶显微切除垂体腺瘤106例。结果:经筛-蝶入路组并发症低、痊愈率高,可能与主要选择的是小腺瘤有关。但其手术路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鼻部并发症。结论:认为两种入路对垂体腺瘤都是理想的手术途径,若肿瘤直径<20mm,更适合经筛-蝶入路。......
作者:任军;丁永忠;张天龄;张新定;张永权;裘明德;张建生 刊期: 2000- 04
-
黄芪甲苷对大鼠局灶脑缺血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测定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并观察黄芪甲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并采用Evans蓝静脉注射观察其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结果:注射黄芪甲苷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比单纯的缺血组明显降低。结论:黄芪甲苷是一种脑组织保护剂,可以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保护脑组织。......
作者:罗玉敏;秦震 刊期: 2000- 04
-
正常及重症肌无力肌肉蛋白成分的比较
目的:了解正常及重症肌无力(MG)肌肉蛋白成分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PBS提取正常和MG肌肉的蛋白,以常量及超微量SDS-PAGE分析蛋白成分;扫描计算有差异的谱带密度,并以双向电泳鉴定其组分。结果:正常肌肉有一相对分子质量约25×103的蛋白明显高于MG肌肉,常量分析该谱带密度:正常肌肉为4.20±2.31,MG肌肉为1.40±0.47,差异十分显著(P<0.01)。微量分析该谱带密度:正常肌肉......
作者:任惠民;周志刚;陈向军;黄俊;吕传真 刊期: 2000- 04
-
慢性硬膜下血肿包膜渗透性的差异与CT图像血肿密度的关系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表面有肉芽组织包围,其中的毛细血管因轻微外伤而破裂,导致少量出血。这种出血、机化的过程可以反复的进行。因而,包膜内反复出血是CSDH的临床特征[1]。在CT图像上,血肿的密度不同,应是这种包膜内反复出血的结果。同时,作者也注意到,CSDH钻孔冲洗后置管,不同密度的血肿其引流量差异较大。本文的目的是探讨CSDH包膜的渗透性和血肿量变化与CT图像上血肿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
作者:江野峰;郭峰;李江安 刊期: 2000- 04
动态资讯
- 1 隐球菌性脑膜炎23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 2 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β-AP与多肽生长因子相关性
- 3 脑结核瘤的临床及病理(附2例报告)
- 4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 5 骨桥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种恶性肿瘤的表达
- 6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的临床与基础
- 7 抑郁大鼠模型额叶及海马区Rho激酶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 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 9 Virchow-Robin间隙与神经疾病
- 10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注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11 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yclinD1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凋亡间关系的研究
- 12 老年静止性脑梗死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研究
- 13 经皮局部低温治疗兔脊髓损伤后病理与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
- 1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 15 《神经遗传病学》第三版出版
- 1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suPAR、sICAM-1的变化及意义
- 17 在变性病性痴呆中11C-MP4A PET显像
- 18 小鼠胚胎干细胞在成年大鼠脑内区域特异性生长
- 19 血管性痴呆与事件相关电位
- 20 创伤性小脑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