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细胞凋亡及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6组,干预组1造模前6h给药(吡格列酮15mgkg-1d-1,灌胃),造模后维持原剂量;干预组2造模前6h给药,造模后停用;干预组3造模前不给药,造模后给药;干预组4造模前后均不给药;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大鼠组.各组大鼠术后72h处死,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浓度,Westernblot测定过......
作者:韩宁;吴丹红;黄菲菲;孙姬 刊期: 2012- 04
-
铜缺乏性脊髓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铜缺乏性脊髓病(CDM)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铜缺乏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7例患者均有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损害,血清铜浓度降低;7例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体感诱发电位异常;2例MRI有胸髓改变.补铜治疗有效.结论:铜缺乏性脊髓病是以铜缺乏导致的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早期诊断是治疗CDM的关键.......
作者:高丽霞;晏峰;汤亚男;卢丽萍;李洁;雷四英 刊期: 2012- 04
-
隐源性脑脓肿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目的:了解隐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早期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经成功诊断和治疗的隐源性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文献对诊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隐源性脑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明确感染途径,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颅内病灶完全吸收,据此该病例临床诊断成立.结论:隐源性脑脓肿因感染源不明,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误诊,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是常见病原体......
作者:金嘉琳;边金泂;黄玉仙;翁心华;张文宏 刊期: 2012- 04
-
抗癫(痫)药物对妊娠癫(痫)患者子代的致畸风险
目的:旨在评估抗癫(痫)药物(AEDs)对妊娠癫(痫)患者子代出现先天畸形的风险.方法:对妊娠癫(痫)患者采用登记和随访研究,分析其孕期AEDs用药情况、癫(痫)发作、妊娠结局及子代出现畸形的风险.结果:入选105例妊娠癫(痫)患者.服用AEDs患者79/105例(75.2%),未服用AEDs患者26/105例(24.8%).单药治疗60/79例(75.9%),其中1/60例(1.7%)流产;患者......
作者:赵瑞;康晓刚;景芸芸;江文 刊期: 2012- 04
-
肢带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淋巴瘤肌肉侵犯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l例肌肉病理确诊为淋巴瘤合并肌肉侵犯患者,对其临床、肌肉MRI表现和肌肉活检病理结果结合复习文献予以分析,总结淋巴瘤肌肉侵犯的临床特点.结果:淋巴瘤肌肉侵犯发生率较低,主要表现为受累肌肉肿块、疼痛和无力.MRI中可表现为局部肿块或弥漫性肿大及异常信号.肌肉活检及免疫组化有助于与肌炎鉴别和淋巴瘤的分型.以肌肉侵犯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化疗以CHOP方案为主,......
作者:蔡爽;罗苏珊;朱雯华;乔凯;汪寅;杨柳;乔向阳;卢家红 刊期: 2012- 04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TOAST亚型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脑梗死TOAST亚型间的相关性.方法:362例脑梗死患者依据TOAST分型诊断标准确定亚型,酶法测定晨起空腹血浆Hcy浓度,秩和检验Hcy水平与TOAST亚型间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内膜形态、血流频谱将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易损和非易损斑块组,对比分析Hcy水平与斑块性质间关系.结果:①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患者血浆Hc......
作者:罗国刚;王琳;刘娅;袁博博;霍康;袁兴运;陈亚芬;阮骊韬 刊期: 2012- 04
-
聚合酶链法检测莱姆病患者尿液中伯氏疏螺旋体DNA(附17例报道)
目的:评估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莱姆病患者尿液中伯氏疏螺旋体DNA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至2006年来自新疆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临床疑似莱姆病患者17例(均有蜱暴露史和莱姆病临床证据者)和6例以前确诊并治疗后完全恢复的莱姆病患者,共23例为病例组;另选择25例非疑似莱姆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PCR方法检测尿液中伯氏疏螺旋体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血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①17例......
作者:谭毓绘;刘勇;孙荷;龙江;牛晓珊;于鲁海;莫合塔尔;阿斯亚;李红燕;朱沂 刊期: 2012- 04
-
变位试验结合手法复位诊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目的:探讨变位试验诊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及耳石手法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BPPV患者的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病史采集,行变位试验(Roll试验和Dix-hallpike试验)判定BPPV的类型及侧别,对后半规管BPPV(PC-BPPV)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对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管石症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滚法复位,对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患者采......
作者:郝冬琳;王利惠;吴波娜;王佳佳 刊期: 2012- 04
-
儿童及青少年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
目的:阐述儿童及青少年颅底脊索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2例儿童及青少年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类型、手术及放射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9例,男女性别比为1:31发病年龄5~17岁,平均13.2岁.呕吐、头痛及复视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变多发于斜坡-后颅窝,多有斜坡骨质破坏.病理检查典型脊索瘤10例,软骨样脊索瘤2......
作者:栾世海;孙琳琳;鲍伟民;杨伯捷;陈宏;毛颖;曹晓运 刊期: 2012- 04
-
晚发型糖原累积病Ⅱ型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目的:总结晚发型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GSDⅡ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肌无力,以近端受累为主,可伴有呼吸肌无力,肌酸激酶(CK)可有不同程度升高,肌电图检查均呈肌源性损害肌电表现,可伴肌强直电位.外周血a-1,4-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减低,肌肉活组织检查均以肌纤维空泡样变为主要病理特征,过碘酸希夫反应可见......
作者:岳冬曰;朱雯华;奚剑英;林洁;罗苏珊;陆珺;赵重波;卢家红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医疗保险状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静脉内溶栓治疗的影响
- 2 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3 MRI诊断同心圆硬化1例报告
- 4 硬脑膜动静脉瘘导致双侧丘脑病变(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5 大鼠EAMG模型眼外肌下调差异基因的初步筛选
- 6 Dysferlin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附6例报道)
- 7 放射性核素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在儿童癫癎中的应用
- 8 重度子(癎)前期发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3例(附文献复习)
- 9 抑郁大鼠模型额叶及海马区Rho激酶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 10 糖尿病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观察
- 11 海藻糖在神经变性病中的应用
- 12 γ-羟基丁酸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 13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潜能与抗炎作用
- 14 帕金森病患者躯体疲劳的临床调查分析
- 15 水蛭素和阿司匹林合用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 16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突发性耳聋2例分析
- 17 戊四氮点燃猫癫癎形成过程中行为和脑电的动态研究
- 18 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小儿部分性癫(癎)发作27例疗效观察
- 19 临床孤立综合征
- 20 颈部夹层动脉导致缺血性脑卒中1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