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细胞凋亡.方法:钳夹沙土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应用Tunel法染色.结果:短暂性前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流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发生凋亡,CA2、CA3区锥体细胞层、水平层、放射层、分子层及齿状回部位未见细胞凋亡.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可导致CA1区锥体细胞凋亡.......
作者:张敬军;陈青 刊期: 1999- 01
-
颅内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栓塞病理的提示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动物模型的栓塞可行性.方法:经颈动静脉吻合等建立以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eM)为畸形团的AVM模型,分别用微粒和NBCA栓塞,取ReM、颈动静脉吻合口和脑做病理观察.结果:急性期见细胞变性坏死,中性白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等.亚急性、慢性期为单核、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变性、增生和纤维化等.结论:ReM和人脑AVM栓塞病理改变相似,可用于栓塞病理研究.......
作者:王大明;凌锋;刘东戈;李萌;张鸿祺;宋庆斌;李晓光;郝蔓春;曲怀谦;李化伟 刊期: 1999- 01
-
实验性脑梗塞中小胶质细胞、NO、H2O2的动态观察
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了大鼠的实验性脑梗塞模型,通过Lectin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变化,通过微透析获得缺血基底区的细胞外液,测定了NO、H2O2的变化.结果表明,脑缺血30min,再灌注早期0.5h神经元变性坏死较轻,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元坏死程度逐渐扩大.再灌注0.5h基底区的小胶质细胞活化,NO及H2O2水平增高(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至6h,小胶质细胞的变化不大,而NO及......
作者:殷伟;吕传真 刊期: 1999- 01
-
齿状韧带切断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齿状韧带切断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疗效.方法:随访了1977年2月~1990年8月间以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187例病人,其中72例尚切断齿状韧带.结果表明,齿状韧带切断术无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俞永林;黄煌渊;张志玉 刊期: 1999- 01
-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3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均在儿童早期缓慢起病,呈肌无力及轻微感觉异常,肌电图显示肌肉失神经改变、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极度减慢、电镜检查腓肠神经显示髓鞘形成不良或脱失.......
作者:张玉林;俞彰;秦震 刊期: 1999- 01
-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C-jejuni和GM1抗体的相关性
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因及发病机制探讨.方法:ELISA法测定49例GBS病人血清抗空肠弯曲菌抗体(Cj-Ab)及GM1-IgG抗体,并与临床严重程度、预后、电生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GBS组血清Cj-IgA、IgG,GM1-IgG阳性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而GBS组血清Cj抗体、GM1抗体与临床严重程度、预后及电生理均无相关性.结论:Cj近期感染与GBS发病相关;GBS病人血清GM......
作者:忻琪珺;程源深 刊期: 1999- 01
-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的研究
为了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我们对52例病人的血肿液和静脉血进行了渗透压和纤溶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血肿液中的渗透压(252.14±29.41mosm/L)低于血中渗透压(275.23±43.26mosm/L).血肿液中PLG低于血中1.6倍,血肿液中t-PA高于血中5倍,血肿液中PAI低于血中3.6倍,血肿液中DD高于血中15倍.结果不支持发病的高渗学说,局部纤溶功能亢进在发病中起主要作......
作者:王拥军;方绍明;高蔚然;张国君 刊期: 1999- 01
-
EGFR反义RNA抑制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反义RNA对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互补于EGFR3'端部分序列的反义cDNA转染胶质瘤细胞,检测其生长率、增殖活性、EGFR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胶质瘤细胞转染EGFR反义RNA后生长率及增殖活性下降,EGFRmRNA及蛋白表达减低,出现大量细胞凋亡.结论:EGFR有可能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
作者:刘旭文;浦佩玉;刘爱学;王广秀;王春艳 刊期: 1999- 01
-
影响脊神经鞘瘤疗效和术后复发因素
72例脊神经鞘瘤大部分位于硬膜下,89%全切,术后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均明显改善;5年内肿瘤复发率为11%,10和15年的复发率为19.4%;年轻患者、无蛛网膜疤痕、肿瘤的第1次手术预示治疗效果好(P<0.01),年老者、部分切除肿瘤、复发肿瘤的再次手术后有无残留是预测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P<0.01).......
作者:卞留贯;罗其中;沈健康;李善泉;熊文浩;王勇 刊期: 1999- 01
-
迷走神经刺激对红藻氨酸致癫癎大鼠海马及齿状回NMDAR1的影响
目的:利用红藻氨酸(kainate,KA)致大鼠复杂部分性发作模型,观察海马及齿状回等易损脑区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1亚单位(NMDAR1)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探明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癎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正常大鼠NMDAR1阳性结构可见于海马各区及齿状回;KA给药后1h海马CA1、CA3、齿状回NMDAR1的密度开始增高;3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4h后基本恢复正常;预先给......
作者:田国红;黄远桂 刊期: 1999- 01
动态资讯
- 1 帕金森病患者躯体疲劳的临床调查分析
- 2 左旋多巴急性与长期作用后撤药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1的影响
- 3 110例癫癎患者停药与预后的相关分析
- 4 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附17例报道)
- 5 硬脑膜炎性刺激对三叉神经节小直径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电流的影响
- 6 磁共振神经成像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 7 MMP-9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及研究进展
- 8 感染性周围神经病
- 9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10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11 不同浓度维甲酸诱导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研究
- 12 10例多发性硬化伴癫癎发作与MRI相关性分析
- 13 RA联合IFN-γ协同诱发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4 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及治疗
- 15 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6 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特点
- 17 阿米洛利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18 进展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和防治
- 19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 20 肌萎缩侧索硬化合并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