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依达拉奉对培养乳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培养乳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用依达拉奉1、10、100、300μmol·L-1干预后研究依达拉奉对脂质过氧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海马神经元在缺氧复氧损伤后,依达拉奉干预能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神经元凋亡.结论:缺氧复氧损伤后,依达拉奉具有清除氧自由基......

    作者:吴婷;巩玉森;董海蓉 刊期: 2007- 05

  • 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目的:分析总结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SPNETs)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治率.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成年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影像学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额叶外、枕叶外生长各2例,大脑镰旁1例,侧脑室旁2例,枕叶、额叶皮质下生长各1例.在影像学、肿瘤生物学和病理学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舒凯;杨正明;韩林;郭东生;雷霆;李龄 刊期: 2007- 05

  • 菲立磁标记骨髓基质细胞动脉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颈动脉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的机制及疗效,以及菲立磁(Feridex)标记的BMSCs移植入PD大鼠体内后,MRI示踪观察的可行性.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体外分离培养扩增SD大鼠BMSCs,从右侧颈动脉移植治疗10只PD大鼠,移植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和MRI示踪观察.结果:移植治疗的PD大鼠阿扑吗啡诱发旋转实验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织学和MRI示踪发现移......

    作者:王诚;包仕尧;王美芹;沈钧康 刊期: 2007- 05

  • 左旋咪唑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IL- 10、IL-12/23 P40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LMS)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脊髓IL-10、IL-12/23P4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GPSCH和CFA混匀乳剂免疫Wistar大鼠制作EAE模型,分别在免疫前(LMS1组)、免疫同时(LMS2组)、免疫后(LMS3组)给LMS10mg·kg-1.比较各组行为学变化,用RT-PCR测脊髓IL-10和IL-12/23P40mRNA的表达.结果:LMS1......

    作者:吴赛珍;郑荣远;卢晔芬;邱伟文;韩钊;陈国钱 刊期: 2007- 05

  • 慢性硬膜下血肿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11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28例类固醇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比较,以期得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所有病例分成3个治疗组:冲洗引流组(A组,50例);冲洗抽吸引流组(B组,41例)和激素治疗组(C组,28例).有91例接受手术治疗.28例接受类固醇治疗.对复发率等进行两两比较,采用Two-WayANOVA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日常生活能力改善ADL评......

    作者:魏社鹏;张朋奇;郭辉;周范民 刊期: 2007- 05

  • 脑梗死患者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78例脑梗死患者和62名健康对照人群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分析.结果:在脑梗死组GG基因型、GA基因型和AA基因型者分别为0.67、0.29和0.04.对照组依次分别为0.72、0.25和0.03.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作者:李雷利;牛小媛;王利军;琚小红;武艳琴 刊期: 2007- 05

  • 阿司匹林加用低分子肝素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的近期复发

    目的:探索阿司匹林加用低分子肝素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复发和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对6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33例和联合治疗组35例,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ASA)0.3g·d-1、10d后改为0.1g·d-1,口服.联合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0.1mL·kg-1,皮下注射,q12h).比较TIA复发率和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比较,2周、3个月T......

    作者:王耀光;张庆元 刊期: 2007- 05

  • 颈部夹层动脉导致缺血性脑卒中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颈部夹层动脉(CAD)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我中心前瞻性登记数据库中的17例(共18支病变血管)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因CAD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对其归纳分析.结果:CAD所致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同期该年龄段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7.49%(17/227).所有患者均因TIA或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就诊;头颅MRI和DSA均发现特征性征象,颈内动......

    作者:郑洪波;蒋毅;周沐科;何俐 刊期: 2007- 05

  • 1,6-二磷酸果糖改善兔脑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的研究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血肿周围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其中后3组又按各时间点分成1、6、12、24、48和72h组.两次注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测定各时点血肿周围组织乳酸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和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结果:脑出血组24h后ATP含量有明显下降,治疗组ATP含量明显增高.1、6、12h治疗组乳酸含量......

    作者:陈健;刘雪平;胡长林 刊期: 2007- 05

  • 额叶及颞叶癫(癎)549例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额叶癫(癎)(LE)与颞叶癫(癎)(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1989年癫(癎)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x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作者:彭炳蔚;吴立文;金丽日;卢强;周祥琴;黄颜;刘秀琴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