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10例新发难治性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并分析新发难治性癫持续状态(NORS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至2013年收治的10例NOR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结果9例患者发热后出现难治性癫持续状态(RSE)。急性期癫发作以部分发作为首发表现8例,继发全面性发作6例。急性期头颅MRI未见异常4例,颅内囊肿2例,余4例提示颅内信号异常。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抗癫药物治疗(3......
作者:武晨;李力;欧阳汤鹏;江文 刊期: 2014- 06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给予奥拉西坦,4g,静脉滴注,qd;对照组(43例)给予尼莫地平片40mg,口服tid。两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微循环、改善脑代谢、康复理疗等常规治疗,疗程2周。采用MoCA、MMSE、ADL量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进行测评。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1和3个月,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作者:钟华;陈莉;李颖 刊期: 2014- 06
-
凝血酶导致的星形细胞死亡中自噬激活以及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凝血酶导致的星形细胞死亡中是否存在细胞自噬,以及自噬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孕21dSD大鼠原代培养星形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凝血酶组(凝血酶处理),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3-MA干预),凝血酶+3-MA组(凝血酶+3-MA共处理)。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转化,免疫组化学染色检测beclin1表达水平,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观察细......
作者:胡枢坤;吴刚;常川;郑康 刊期: 2014- 06
-
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脊髓MRI特征
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脊髓MRI影像特征,探讨MRI对SC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SCD患者的临床和脊髓MRI,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0例SCD患者MRI均显示颈髓和(或)胸髓后索和侧索T2WI高信号,横轴位呈“八字”征、“圆点”征、“三角”征、“双目望远镜”征以及“小字”征。结论MRI提示脊髓后索和侧索选择性受累是SCD的特征性表现,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曲方;李晓秋;朱益;周中和;陈会生 刊期: 2014- 06
-
上海地区帕金森病患者慢性疼痛及其有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上海地区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中与PD相关疼痛症状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上海市12个综合性医院共1058例诊断明确的原发性PD患者进行结构问卷调查。包括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抗PD治疗、疼痛相关数据(疼痛发作时间点、持续时间、程度、部位、其他症状、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结果1058例PD患者中1096例完成调查,约有28.8%(296例)有PD相关性疼痛症状。在PD早......
作者:宋玉;张亮;暴杰;潘卫东;刘军;王厹东;吴云成;李文伟;刘毅;吕桦 刊期: 2014- 06
-
远端潜伏期指数在POEMS综合征和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远端潜伏期指数(TLI)在鉴别POEMS综合征和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8例POEMS综合征(POEMS组)、58例CIDP患者(CIDP组)和30名正常者(对照组)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传导参数,包括远端潜伏期、传导速度和TLI。结果POEMS组与CIDP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传导速度以及TLI存在差异。POEMS组TLI大于正常上限的比例在......
作者:乔凯;黄俊;陈向军;王毅 刊期: 2014- 06
-
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1例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合并肾功能衰竭及骨质增生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活检结果、诊疗经过,结合复习文献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点、诊断标准进行探讨。结果本病例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伴进行性肌萎缩、无力6个月,伴贫血、高钙、肾功能衰竭及骨质增生。血、尿轻链测定示K、L链明显异常;尿蛋白电泳见单峰突起的M蛋白;骨髓涂片示浆细胞系统异常......
作者:王纬;沈飞飞;杨思雨;王蔚;燕兰云;吴婷 刊期: 2014- 06
-
老年人脑白质改变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75岁)脑白质改变(WMC)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影像学改变选择WMC患者76例(WMC组)和无WMC者7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WMC组进行影像学Fazekas视觉等级评分,根据评分将WMC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用Logistic法分析WMC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分析WMC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MC组的年龄、高......
作者:蒋世峰;王晓蓉;程洁;浦政;范勤毅;王伟良;徐敬慈;刘振国 刊期: 2014- 06
-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通路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保护帕金森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①PD组:6-羟基多巴(6-OHDA)定向注射至右侧前脑内侧束建立PD模型;②EPO组:在模型制备前持续1周给予腹腔注射EPO10000U·kg-1·d-1;③假手术组:大鼠脑内立体定向注射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脊液EPO含量变化,术后3周评估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学、免疫荧光......
作者:戚辰;干静;吴娜;宋璐;袁伟恩;刘振国 刊期: 2014- 06
-
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1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及其家系GAA基因分析
目的:研究1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遗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晚发型GSDⅡ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骨骼肌病理特征,同时取得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后对其家系进行遗传咨询,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的基因编码区,直接测序分析GA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①患者男性21岁,临床表现为呼吸肌、四肢近端肌无力。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
作者:黄振;岳冬曰;史晓芳;董继宏;卢家红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的知晓率调查分析
- 2 Benedikt综合征2例报告
- 3 成人发病的散发性共济失调症临床诊疗
- 4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 5 对左旋多巴长期治疗帕金森病的评价
- 6 血清抗体与周围神经病
- 7 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
- 8 偏头痛病人听觉诱发电位、经颅多谱勒的变化
- 9 Landau-KIeffner综合征
- 10 外伤性基底节血肿3例临床分析
- 11 实验性癫癎大鼠海马内GDNF mRNA表达的变化
- 12 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附14例报告)
- 13 眶颅沟通瘤的手术治疗
- 14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脊髓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5 轴膜离子通道与实验性周围神经病
- 16 尿激酶溶栓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 17 癫猝死机制进展
- 18 凝血酶在脑出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9 PDGF-B与IL-1α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MM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儿童大脑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