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托吡酯转换治疗儿童癫癎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经丙戊酸治疗不满意的儿童癫癎,改用托吡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凡符合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和Lennox-Gastau综合征.已服用丙戊酸1年,且其已达常规治疗剂量,其血药浓度已达有效范围,但控制不满意,月发作频度≥1次,CT与MRI未见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畸形或退行性病改用托吡酯治疗.结果:托吡酯治疗剂量可因不同类型而异,本组75例完全控制占38.71%,总有效率占......
作者:宋义清;王艺;周水珍;陈天兰;邱鹏玲;金佩娟;孙道开 刊期: 2003- 01
-
Bcl-2 antisense注射对脑缺血后DNA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Bcl-2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侧脑室微量注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焦油紫染色法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上,观察Bcl-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ntisenseODNs)对DNA修复基因ERCC1(excisionrepaircross-complementinggroup1)表达的影响.结果:antisenseO......
作者:毛力真;张玲妹 刊期: 2003- 01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期caspase-9 mRNA及Apaf-1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期caspase-9mRNA及Apaf-1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caspase-9mRNA及Apf-1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2h后再灌注,缺血皮质中caspase-9mRNA的表达在再灌注后24h达高峰,48h仍保持高水平,而Apaf-1mu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
作者:朱炬;王纪佐 刊期: 2003- 01
-
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与癫癎发病关系
目的:研究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与癫癎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Wistar大鼠皮质和海马区ICAM-1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皮质、海马区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上均有少量ICAM-l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美解眠致癎组大鼠,上述脑区ICAM-1免疫反应阳性表达显著增强(P<0.01);致癎前给予地塞米松组大鼠,相应脑区ICAM-I免疫反应阳......
作者:郑乃智;沈红卫;王平;卢幸明;孟繁荣 刊期: 2003- 01
-
褪黑素对FeCl3致癎大鼠行为及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FeCl3致癎动物模型脑电图和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通过皮质内注射FeCl3制备癫癎动物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MT0.03mmol@kg-1组、MT0.1mmol@kg-1组,MT0.3mmol@kg-1组,每组8只动物.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及EEG改变.结果:0.3mmol@kg-1组可延长癎样放电的潜伏期,减少癎性放电总时间及长程......
作者:汤业磊;潘以正 刊期: 2003- 01
-
利噜唑拮抗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对中脑原代细胞的毒性作用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L-DOPA)和多巴胺(DA)对大鼠胚胎中脑原代细胞的毒性损害以及利噜唑拮抗L-DOPA和DA的毒性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大鼠胚胎中脑原代细胞培养,采用MIT细胞活性和[3H]DA摄取率检测中脑原代细胞的存活数和DA能神经元的[3H]DA摄取功能.结果:当L-DOPA和DA浓度增至50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均呈剂量依赖性.当L-DOPA和DA浓......
作者:肖勤;陈生弟;费俭 刊期: 2003- 01
-
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伤后第1、3、7天的外周血液中DD含量变化.结果:伤后当日患者血浆DD(5.17±0.78)μg@mL-1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l,伤后3d时DD继续升高(8.83±0.88)μg@mL-1,第7天趋于下降(6.06±0.62)μg@mL-1......
作者:杨术真;李丽娜;唐宗椿;原亚文;杨喜民;李栓德 刊期: 2003- 01
-
成年大鼠脑创伤后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时程和空间分布的变化.方法:制作液压冲击性脑损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动态检测内源性bFGF的变化.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bFGF免疫活性低水平表达,且主要位于胶质细胞核及神经元细胞质中.液压冲击伤后bFGF免疫活性增强,聚集核周边.此外,部分bFGF免疫活性聚集于神经元周围间隙中半定量分析显示液压冲击伤后3d,大脑皮质......
作者:张相彤;王忠诚;董丽萍;张亚卓;戴钦舜 刊期: 2003- 01
-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及其用力如太治疗中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1H-MRS在AL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ALS病人双侧大脑中央前回进行质子波谱分析,同时进行临床量表评分,并随访其中进行治疗的24例病例.治疗组分两组:力如太组(力如太50mgbid)和免疫治疗组(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结果:①NAA/Cr比值在ALS病人上显著降低,P<0.0l;②力如太治疗初的1个月,NAA/Cr比值上升,P<0.05,而免疫治疗组(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作者:樊汉青;蒋雨平;姚征宇;耿道颖 刊期: 2003- 01
-
雌激素、褪黑素对Aβ诱导的大鼠海马的神经损害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Estrogen,E)、褪黑素(Melatonin,MT)对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Aβ)注入海马齿状回(Dentategyms,DG)诱导的神经损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NS)对照、正常+Aβ、雌二醇(E2)+Aβ、MT+Aβ、E2+MT+Aβ组,将体外孵育的Aβ1-40注入海马DG分子层后,E2、MT注射组立即分别皮下、腹腔注射E2......
作者:李岩;陈俊抛;张建国;孔庆胜 刊期: 2003- 01
动态资讯
- 1 以脑卒中为首发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2 钙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3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 4 高血压病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5 脑乙酰胆碱酯酶的PET显像剂[11C]4-乙酰氧基-N-甲基哌啶在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 6 以视力损害为首发表现的7例梅毒患者临床分析
- 7 蛋白质转导域-激肽释放酶对缺糖、缺氧后再恢复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8 活化素A对致癎小鼠行为、脑电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 9 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 10 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疾病
- 11 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酰转移酶1对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表达的影响
- 12 Beclin 1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N2a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癫的研究进展
- 14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变化与颅脑损伤患儿预后关系
- 15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进展
- 1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渗出和L-选择素表达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的干预作用
- 17 脑膜癌病10例分析
- 18 神经节苷脂添加治疗急性脊髓炎1例报告
- 19 脑桥外髓鞘溶解症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探讨(附3例报道)
- 20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