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黏病毒抗性蛋白A在皮肌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旨在了解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在不同炎性肌病肌纤维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xA在皮肌炎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至2017年所做的炎性肌病肌活检标本和临床资料,其中皮肌炎18例为皮肌炎组,其他炎性肌病22例(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7例,包涵体肌炎6例,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5例,重叠性肌炎4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学法评估MxA在不同炎性肌病肌纤维中的表达情况,......
作者:高名士;蔡爽;王张阳;朱雯华;赵重波;卢家红;汪寅 刊期: 2018- 06
-
连枷臂综合征(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学习连枷臂综合征的相关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连枷臂综合征患者的病史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5岁男性患者,以“进行性双上肢近端无力及萎缩2年”为主要表现,结合体征及电生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连枷臂综合征.结论连枷臂综合征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一种良性变异型,男性多见,病程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期较长,主要表现为双上肢近端肌群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及萎缩,目前缺乏统一诊断标准,且尚无有效治疗......
作者:龙艳;李子益;李向东;许志强;易旭 刊期: 2018- 06
-
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PMA)的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对PMA分子病理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方法纳入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12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PMA患者.对肿瘤组织样品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以及FISH检测.结果12例患者中4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3~47岁,中位年龄12.5岁.PMA位于三脑室6例、鞍区5例、基底节1例.穿刺活检2例、全切......
作者:鹿蓉;汤奇胜;史之峰;陈宏;孔琳 刊期: 2018- 06
-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及短期随访
目的探讨国产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接受Willis覆膜支架治疗(Willis覆膜支架组),支架置入3个月后进行临床和血管造影随访;同时选取17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和分析初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组:17例动脉瘤患者中,男2例、女15例;年龄40~66岁,......
作者:宋雁冰;郑永涛;安庆祝;高超;徐立权;陈功;冷冰 刊期: 2018- 06
-
帕金森病脑葡萄糖代谢特点的验证研究
目的验证帕金森病(PD)脑葡萄糖代谢特点的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PD患者的静息状态18F-FDGPET显像,采用SPM5分析分别获得PD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并应用种子点相关分析得到相应的代谢网络,继而在局部脑区和全局网络层面比较两家医院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异同;基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已建立的PD相关脑代谢模式(PDRP)计算PDRP......
作者:鲁佳荧;葛璟洁;吴平;李玲;刘丰韬;李明;管一晖;王坚;金榕兵;左传涛 刊期: 2018- 06
-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强直、少动、步态/姿势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对45例PD患者的情绪、运动、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4个维度进行评估,并对运动症状亚群即震颤、强直、少动、步态/姿势不稳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药物“关”期比较,术后单纯DBS治疗(DBS-ON/Med-OFF)患者UPDRSⅢ总评分为(14.75±11.41......
作者:关荣源;刘丰韬;赵珏;唐一麟;刘振洋;邬剑军 刊期: 2018- 06
-
以自发垂直性眼球震颤为主要体征的脑干小脑病变(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通过对自发性垂直性眼球震颤病例分析及复习相关文献,加强临床医生对该体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表现为自发性垂直性眼球震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探讨.结果病例1表现为突发呃逆、呕吐、吞咽困难,查体见垂直上跳性眼球震颤(UBN),头颅MRI示延髓背侧病灶,血清AQP-4抗体阳性,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极后区综合征).病例2表现为发作性头晕伴视物晃动,查体见垂直下跳性眼......
作者:吴菁;陈伟;孙旭红;崔国红;张绮婷;唐学梅;舒良;方洁;严为宏;刘建仁 刊期: 2018- 06
-
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他克莫司已被推荐作为治疗MG的二线药物,文中对他克莫司在MG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作者:汪亮;赵重波;罗苏珊 刊期: 2018- 06
-
谷氨酰胺转移酶6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转移酶6在脑内分布较多,能够催化蛋白质内部及分子间的交联,被认为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谷蛋白共济失调、多发性硬化、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其致病机制可能包括催化蛋白底物异常交联和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谷氨酰胺转移酶抗体等.近年来,编码谷氨酰胺转移酶6的TGM6基因被确认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5(SCA35)的致病基因,受到业内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重点介绍了谷氨酰胺转移酶6在神经系统疾病方......
作者:陈葵;孙一忞;王坚 刊期: 2018- 06
-
帕金森病合并比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比萨综合征是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躯干持续向身体一侧侧弯,常在立位、坐位和行走时加重,仰卧位时减轻或消失.比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因其具有较高的致残性,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文中就PD合并比萨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坤成;欧汝威;商慧芳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脑动静脉畸形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不同时期的组织病理变化
- 2 中国新疆北部寒区824名军人冬季嗜睡调查评估
- 3 内因性失眠症患者中枢抑制源GABA震荡的脑电涨落变化
- 4 18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研究
- 5 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贴皮制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6 白细胞膜微粒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 7 慢性四肢近端肌无力病例讨论
- 8 乙状窦前入路中骨性半规管的轮廓化
- 9 时间窗内尿激酶溶栓、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脑缺血的疗效观察
- 10 CD133阳性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特点分析
- 11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及胶质源性酸性蛋白的表达
- 12 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 13 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49例报道
- 14 人肌肉生长抑素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 15 法舒地尔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 16 [11C]-β-CFT脑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17 可乐定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在鉴别多系统萎缩和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 18 伴横纹肌肉瘤的重症肌无力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19 急性脑梗死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 20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