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39例左前循环脑梗死患者、76例右前循环脑梗死患者、34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及59例非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入院后1周内检测颈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加速度时间、阻力指数.应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分别与非脑梗死患者比较,双侧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均升高,差异......
作者:许治强;刘子凡;匡永锋;梁伟翔 刊期: 2006- 03
-
MAPKs阻断剂U0126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缺氧损伤后细胞损伤和水通道蛋白4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对体外神经细胞缺氧损伤后细胞生长状态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d的SD大鼠皮质神经细胞进行缺氧培养致细胞损伤,分为处理组和缺氧组,前者给予U0126,后者给予二甲基亚砜作为对照,检测AQP4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Ets样因子(ELK1)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缺氧损伤后细胞状态不佳,AQ......
作者:呙登俊;赵永波;陈英辉;王乃东;刘文文 刊期: 2006- 03
-
中国人群中一氧化氮合酶Ⅲ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一氧化氮合酶Ⅲ(NOS-Ⅲ)298G/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和GeneAmp5700SDS软件检测530例AD患者和601例非痴呆对照者NOS-Ⅲ298G/T的基因多态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与A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NOS-Ⅲ的G/G、G/T和T/T在AD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
作者:周涌涛;张振馨;张俊武;何小明;徐涛 刊期: 2006- 03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中作用.方法:对发病72h内的ICVD患者72例以及4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血小板大聚集率(MAR)、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P-选择素水平和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的基因PLA多态性检测.结果:ICVD患者血小板MAR以及血TXB2、TXB2/6-ke......
作者:张长春;张颖冬 刊期: 2006- 03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测定130例脑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90例、脑出血40例)和80例对照组血浆Hcy浓度,同时测定叶酸、维生素B12、血脂、空腹血糖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卒中组平均血浆Hcy水平[(16.71±6.93)μmol·L-1]明显高于对照组「(10.16±2.71)μmol·L-1](t=-8.07,......
作者:郭舜源;于民;陈桂花 刊期: 2006- 03
-
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患者.方法:对我院8例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患者,确诊的时间与死亡有相关性.>6h诊断,死亡5例.结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的患者,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蔡振林;徐瑞芳;郑挺;刘梅;程德山;朱洪松 刊期: 2006- 03
-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培养研究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HB)的组织学起源.方法:对40例HBs作免疫组化染色,3例行电镜观察,10例行细胞培养.结果:HB中内皮细胞、周细胞、基质细胞成分都对Vimentin染色阳性,内皮细胞对CD34阳性,周细胞对SMA阳性,基质细胞对Telomerase阳性;基质细胞对VEGF染色阳性,而内皮细胞对Flt-1染色阳性.HB中的3种细胞成分各有其不同的超微结构特征,细胞培养显示不同HB标本......
作者:丁兴华;周良辅;赵曜;谭玉珍;朱静静;王宇倩 刊期: 2006- 03
-
Ⅱ型糖尿病异常肌电图与相关生化异常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Ⅱ型糖尿病异常肌电图与胰岛素、C肽分泌及其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肌电图异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58例的病史资料.结果:各组患者胰岛分泌功能降低,经病程校正后,下肢神经受累和感觉神经受累者胰岛功能更差.24h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B细胞功能减退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关,对下肢神经和感觉神经损害更显著.......
作者:董继宏;马淑霞;汪昕 刊期: 2006- 03
-
外伤后癫癎大鼠模型脑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从脑内铁代谢的角度研究铁在外伤后癫癎(PT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PTE大鼠模型脑组织内铁蛋白(Ft)和转铁蛋白(Tf)的动态含量.结果:早期Ft在整个脑组织内呈现为即刻反应性升高,15d后其含量在实验对侧脑组织内恢复至正常范围,而在实验侧脑组织内呈现继续升高的趋势;Tf含量只在实验侧脑组织内升高,且呈现随时间继续升高趋势.结论:PTE大鼠模型中的铁代谢过程十分复......
作者:晋金兰;刘绍明;司军强 刊期: 2006- 03
-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介导的活性氧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对机体损伤的机制.方法:观察儿茶酚胺自氧化对红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并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代表靶,观察儿茶酚胺自氧化对抗体活性的影响.结果:肾上腺素可以显著地增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水平,增加比为19%(P<0.05),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不显著.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可以显著地增加酶联反应的产物(P<0.05).产物的吸光度增加(492nm),标本/阴性对照比值(P/N)......
作者:姚存姗;伍期鱄;孟晓落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合并急性脑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 2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 3 慢性失眠症的团体认知行为疗法
- 4 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1例
- 5 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在判断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度中的作用
- 6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7 磁共振波谱和11C-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显像联合检查在早期诊断幕上非强化胶质瘤中的应用
- 8 肯尼迪病的电生理研究
- 9 复发性垂体瘤病因探讨
- 10 神经白塞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声溶栓治疗
- 12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非惊厥型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意义
- 13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营养状况胃肠激素的影响
- 14 抗帕金森病的新型多巴胺激动剂——普拉克索的临床应用
- 15 QDs-SA和Cy3荧光标记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β淀粉样蛋白的比较研究
- 16 亚急性合并变性与维生素B12
- 17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细胞凋亡的研究
- 18 多次发作短暂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头痛、呕吐——脑结核瘤
- 19 大鼠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其在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 20 抗癫(癎)药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