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早发性帕,金森病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早发性(起病年龄<50岁)帕金森病(PD)与晚发性(起病年龄≥50岁)PD的异同,判断它们是否为同一疾病体.方法:将52例早发性PD与168例晚发性PD进行家族史和临床表现的比较,后者包括UPDRSⅡ、UPDRSⅢ、Hoehn&Yahr分级.结果:早发性PD中有阳性家族史者共10例(占19.2%),显著高于晚发性PD(共7例,占4.2%).两组之间的上述各临床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早发性......

    作者:陈志青;王坚 刊期: 2002- 01

  • 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21例报道)

    目的: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方法:21例经DSA或MRA证实为原发性烟雾病.手术采用脑-硬脑膜-颢浅动脉敷贴术(EDSA),伴硬脑膜成形术.结果:21例患者随访6~20个月,平均13.9个月,均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1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21例术后复查DSA或MRA,除1例MRA与术前相同外,其余20例颅底异常血管网不同程度减少并伴侧支血管形成(改善率达95.2%)......

    作者:尹士杰;鲍伟民;周良辅 刊期: 2002- 01

  • 多发性硬化伴周围神经病临床分析

    目的:多发性硬化伴周围神经病(MultipleSclerosiswithPeripheralNeuropathy,MS-PN)临床上较少见.我们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诊断为MS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病人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98例MS病人中16例诊断为MS-PN.其临床表现有肢体麻木、无力,腱反射减低等.在EMG上表现有不同程度地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作者:于强;汪昕 刊期: 2002- 01

  • 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激活因子与急性脑梗死关系

    目的:探讨P-选择素、血小板激活因子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时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30例急性脑梗死及对照组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P-选择素、PAF水平,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计算机体层摄影显示脑梗死面积.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激活因子明显增高,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激活因子水平与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急性脑梗死的面积呈正相关.......

    作者:姚巍;陈天铎;李培杰;杨兰牛;天平 刊期: 2002- 01

  • 外周神经切断后DRG内FHF-2 mRNA表达显著下调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切断后大鼠DRG内FHF-2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逆转录PCR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正常大鼠和外周神经切断后大鼠DRG内FHF-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FHF-2mRNA只表达于神经元中.在正常DRG及损伤侧DRG中,多数神经元均表达FHF-2mRNA,且不同体积的神经元均呈阳性染色.外周神经切断后,同侧DRG内FHF-2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始而明显下降,继而恢复到一......

    作者:李国栋;罗其中 刊期: 2002- 01

  • 癎性发作后症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癎性发作后常见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其在癎性发作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了67例癫癎患者和36例非癎性发作(non-epilepticseizure,NES)患者发作后症状.结果:35例癫癎患者(52.2%)和2例NES患者(5.6%)有发作后头痛(P<0.001);17例癫癎患者(59.4%)和6例NES患者(167%)有发作后疲劳(P<0.001).发作后的意识模糊等症状在癎性发作和N......

    作者:汪银洲;许文华;章军建;余峰 刊期: 2002- 01

  • 骨髓基质细胞对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极性的诱导

    目的:建立骨髓基质细胞及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系统并观察其对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来源于人胚胎脑组织不同脑区的神经干细胞分别与骨髓基质细胞建立起各自的共培养系统并在其中纯化,以CM、CO-CM、BMSC对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通过免疫荧光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神经元的诱导率.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共培养系统培养液能够明显地提高神经元的分化率.结论:共培养系统诱发了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

    作者:张力;江澄川;冯林音;徐斌;陈商群 刊期: 2002- 01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脑梗死脑组织和血管病理改变的初步观察(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炎性机制的病理特征.方法: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例脑梗死患者(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各3例)的脑组织及血管形态,免疫组化观察ICAM-1和VCAM-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脑内腔隙灶显著多于非糖尿病患者.两者梗死区均存在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微血管ICAM-1染色阳性率在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分别为(88±7)%和(15±5)%,但非梗死侧微血管ICAM-1表达在糖尿病患者中......

    作者:张仁良;李振新;朱静静;吕传真 刊期: 2002- 01

  • 重组葡激酶治疗实验性幼猪急性脑栓塞的量效研究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治疗幼猪急性脑栓塞的疗效.方法:幼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7个rSaK治疗组(4000~64000IUKg-1);经颈内动脉注入体外血栓建立幼猪急性脑栓塞动物模型;4h后静脉应用rSaK,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结束后30min,60min,90min复查DSA.结果:随着rSaK剂量增大和观察时间延长,DSA血管再通率升高.rSaK......

    作者:秦智勇;陈衔城;马端;葛汝村;蔡志春;宋后燕 刊期: 2002- 01

  • 中颅凹底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中颅凹底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9例中颅凹底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行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活检4例,活检中2例+部分切除1例行放射治疗.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期9个月~11.5年,4例全切除者无肿瘤复发,3例放疗者肿瘤消失,未治疗者2例无变化.结论:肿瘤放疗和人工栓塞可以增加手术全切除率.放疗对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有效.......

    作者:张世明;周岱;朱风清;周幽心;王中;李向东;邵忠;惠国桢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