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目的:探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方法。方法对54例CVST患者的发病诱因、起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血液和脑脊液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CVST患者平均年龄(33.33±12.20)岁,其中45岁以下45例。在妊娠和产褥期(31.5%)、脱水(22.2%)、上呼吸道感染(18.5%)、乳突炎(9.3%)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出现头痛(87.0%)、恶心(50......
作者:李继珍;王敦敬;孟文文;于吉友;刘永海;耿德勤 刊期: 2014- 04
-
急性脑桥梗死后并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合文献分析(附3例报道)
目的:探究急性脑桥梗死后并发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梗死灶累及周围组织和可能病理机制。方法总结本研究急性脑桥梗死并发不宁腿综合征3例男性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与文献报道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53,62),男性患者比例为63.6%(7/11例);临床多表现为偏瘫伴构音障碍;影像学分析提示病灶多位于脑桥腹内侧面,病灶纵深比值为78%(62%,82%),责任......
作者:吴斐;曹文杰;董强 刊期: 2014- 04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5例,行MRSWI序列检查,根据CMB的数量,分为轻度(1个CMB)、中度(4个CMB)、重度CMB(10个以上CMB)组。记录患者临床特点,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CMB的关系。结果85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CMB35例(41.2%),其中轻度CMB组5例、中度CMB组......
作者:张金;郝冬琳;何国平 刊期: 2014- 04
-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流与MMSE及MoCA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成像术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并分析其与神经心理评分的关系。方法纳入①VCIND患者45例(VCIND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②认知功能正常脑卒中(SNC)患者28例(SNC组),其中男16例、女12例;③健康对照者15例(HC组),其中男6例、女9例。所有研究对象行一般检查、神经心理评定(MM......
作者:王前友;王文安;沈亚雯;潘溢丹;赵燕燕;谢娟;施德 刊期: 2014- 04
-
抗血小板药预防脑卒中的应用进展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已被证实在对脑卒中预防有确实的疗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作为脑卒中预防的基础用药,其疗效确切并已经列入相关脑卒中预防指南。替卡格雷、西洛他唑、三氟柳、沙格雷酯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部分地区的临床试验中也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脑卒中预防结果。但是多年来,阿司匹林的佳预防剂量仍在商榷中,在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出血并发症。当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合用......
作者:倪金迪;沈国锋;李响;蔡振林 刊期: 2014- 04
-
丹参酮ⅡA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获得新生SD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然后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作用8h及24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丹参酮ⅡA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周期的显著变化,表现为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G2/M期细胞数增多。结论丹参酮ⅡA可促进体外培......
作者:梁彦涛;张敬军 刊期: 2014- 04
-
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104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特点和诊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7例符合视神经脊髓炎(NMO)诊断,42例符合NMO谱系病(NMOSD)诊断,5例仅有颅内典型病灶不伴视神经炎或脊髓炎。首次发病累及脊髓、视神经和脑干分别为55.8%、43.2%和29.8%。头颅MRI异常者占52.4%。4例脊髓病灶为短节......
作者:张包静子;全超;卢家红;赵重波;薛元媛;俞海;乔健 刊期: 2014- 04
-
隐球菌性脑膜炎23例脑脊液细胞学分析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比较脑脊液细胞学染色、墨汁染色、乳胶凝集实验检出隐球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以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确诊的23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与同期住院的23例非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细胞学资料并予以分析。结果脑脊液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检测灵敏度91.3%,明显高于墨汁染色灵敏度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辜程遥;范振毅 刊期: 2014- 04
-
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PPFG)的认识。方法在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冻结步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复习文献对PPFG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PPFG发病于中老年人,临床仅表现冻结步态,无帕金森综合征或其他运动障碍表现,对多巴胺能治疗无反应性。结论冻结步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PFG治疗仍在探索,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张颖冬;吴亮;高擎;赵洪锐;曹洁 刊期: 2014- 04
-
123I-FP-CI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对路易体痴呆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123I-FP-CI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123I-FP-CITSPECT,DaTSCAN)在路易体痴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BM和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QUADAS评价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etaDisc软件对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等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Stata软件Harbord-Egger检验发表偏倚......
作者:卢莎莎;郑媛;温仲民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七氟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含核转录因子κB反应元件相关蛋白的影响
- 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 3 维吾尔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4 rhG-CSF增加实验性脑缺血周围区的nestin 蛋白表达
- 5 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6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起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 7 非类固醇性抗炎药与Alzheimer病
- 8 cAMP对缺血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9 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10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的研究
- 11 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HSP70和FOS表达的影响
- 1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4例分析
- 13 AChRab阳性和阴性重症肌无力患者CD5+B细胞的研究
- 14 脑梗死患者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的研究
- 15 颅内脑外神经母细胞瘤
- 16 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27例临床分析
- 17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
- 18 双侧丘脑损害的神经影像学
- 19 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
- 20 体外培养小鼠皮质神经元感染HSV-1后的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