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Ⅱ型)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分析(单中心70例分析)
目的探讨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Ⅱ型的治疗方法和各种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70例VADAⅡ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对照组(药物随访,12例)和介入治疗组(58例).介入治疗组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闭塞组(14例)和血管重建组(44例).血管重建组再根据支架方向的不同分为血管重建(单纯支架)A亚组、血管重建(支架方向VA-VA)B亚组和血管重建(支架方向VA-PICA)C亚组.回顾性......
作者:亚生江·麦麦提;陈功;刘盈君;郑永涛;李京润;雷宇;江汉强;倪伟;廖煜君;安庆祝;高超;徐锋;田彦龙;徐斌;顾宇翔;冷冰 刊期: 2017- 02
-
光相干连续断层成像术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光相干连续断层成像术(OCT)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OCT对49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15例健康对照志愿者(对照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比较;NMOSD组再根据是否伴视神经炎、水通道蛋白抗体状态(AQP4-IgG)等对NMOSD组分为伴视神经炎(NMOSD-ON)亚组(34例);不伴视神经炎(NMOSD-NON)亚组(1......
作者:张祥;俞海;邓波;陈向军 刊期: 2017- 02
-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底核萎缩1例家系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底核萎缩(DRPL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以共济失调伴不自主动作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家系的临床资料.应用重复引物多聚酶链反应(TP-PCR)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3、6、7、12、17亚型相关基因、亨廷顿病相关HTT基因和DRPLA相关ATN1基因的动态突变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扩增进一步用PCR及Sang......
作者:孙一忞;陈晨;王坚;章悦 刊期: 2017- 02
-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个月内无临床发作的癫(痫)患者164例,随访2年(脱落96例,剔除癫(痫)发作12例,脑电图改变4例),共计收集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IEDs癫(痫)36例为IED组;无IED癫(痫)16例为无IED组.于随访2年前后分别完成24h动态脑电图及认知功能评定.IED组根据清醒期有无IED分为清醒期IED亚组和清醒期无I......
作者:刘晓英;应为娜;胡昊;邓鈺蕾;陈生弟 刊期: 2017- 02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脑白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13例脑白质疏松患者(脑白质疏松组)和20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收集临床资料和脑白质疏松的相关可能危险因素,采用MRI的Fazekas方法对脑白质疏松组进行分级,评估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的CYS......
作者:陈晓霞;胡荣郭;程洁;刘振国 刊期: 2017- 02
-
过表达SOD1G41S和G41D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体外N2a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fALS)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上G41S和G41D两种突变型所致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电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SOD1野生型(WT)、SOD1G41S及SOD1G41D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后,体外感染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并分为3个实验组:SOD1WT组、SOD1G41S和SOD1G41D组,并以无目的基因r......
作者:史明超;赵慧慧;牛琦;金庆文 刊期: 2017- 02
-
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海马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系变化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不同时期海马髓鞘损伤及少突胶质细胞系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慢性癫(痫)模型,分为对照组、急性期组(致(痫)后24h内)、潜伏期组(致(痫)后2周内)、慢性期组(致(痫)后2个月),各组(均n=4).采用伊文思蓝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数目、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2',3......
作者:赵亚楠;樊帆;王京;吴旭青;丁晶;汪昕 刊期: 2017- 02
-
胶质母细胞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MGMT蛋白表达和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GMT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9例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石蜡包埋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用MethyLight法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GMT蛋白表达水平,对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GMT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
作者:陈功;吴惺;谢嵘;毛颖 刊期: 2017- 02
-
快眼动睡眠调控机制及快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神经通路相关研究
快眼动(REM)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以REM睡眠期骨骼肌弛缓能力障碍为特征的异态睡眠.患病个体因此在REM睡眠期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与梦境吻合的异常行为.至今与RBD相关的神经核团及通路尚未完全阐明,存在不同假说.文中从REM睡眠神经调控机制入手,结合猫和大鼠RBD模型发现,回顾近年来RBD相关神经通路研究的进展,并与人类RBD病例对照,综合阐述RBD产生的相关神经通路,为RBD发病机制的研......
作者:王艺璇;刘丰韬;卜璐璐;于欢 刊期: 2017- 02
-
白细胞膜微粒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白细胞膜微粒是白细胞在活化、损伤或凋亡时,从其表面释放的富含脂质的膜囊泡,其在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恶性高血压病等疾病中白细胞膜微粒明显增高.文中就白细胞膜微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概述.......
作者:何樟平;秦超 刊期: 2017- 02
动态资讯
- 1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
- 3 可乐定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在鉴别多系统萎缩和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 4 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5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缺血大鼠模型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影响
- 6 47例脑性瘫痪的影像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7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DKN2基因的丢失
-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
- 9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与自身免疫
- 10 晚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病例讨论
- 11 颅内动脉瘤扩张和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 12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注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13 铅的神经毒性损害的电生理研究
- 14 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动态变化
- 15 腔隙性脑梗塞后痴呆发病的初步研究
- 16 对氧磷脂酶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17 以急性脊髓损害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破裂的临床研究
- 18 活化素A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9 代谢、营养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 20 矢状窦上方开放性凹陷性骨折的一期颅骨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