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快速聚集无血清悬浮培养法诱导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大脑皮质椎体神经元
目的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胚胎干细胞(ESCs)经外部因素的诱导而转化为神经元,本研究拟探讨一种新的诱导ESCs定向分化方法——快速聚集无血清悬浮培养法(SFEBq).方法BALB/c小鼠囊胚内细胞团(ICM)消化成单个细胞,培养传代并鉴定后,应用改进的SFEBq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向神经细胞选择分化,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Bfl+和Emxl+神经前体细胞的比例,RT-PCR检......
作者:沈亦雯;朱剑虹 刊期: 2014- 01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2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症)患者,分为实验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均为13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mRS)为疗效观察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和治疗费用为卫生经济学指......
作者:周叶;胡春梅;朱瑾;王锋;张素雅;郭思思 刊期: 2014- 01
-
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中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1及Robo-2受体的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轴突导向因子Slit-1及其Robo-2受体在脊髓中的表达,以探讨不同年龄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后再生神经具有靶向性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老年、成年和幼年大鼠各20只,建立左侧坐骨神经横断、硅胶管桥接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lit-1蛋白和Robo-2受体在腰段脊髓中表达的变化,计算其荧光强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伤后2周和4周,3组大鼠脊髓前角Slit蛋白均有......
作者:刘媛;王莉;龙在云;曾琳;伍亚民;王禾 刊期: 2014- 01
-
罗格列酮对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按Tassorelli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罗格列酮组(于造模后30min腹腔注射罗格列酮),对照组(不造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观察三叉神经颈复合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白介素-......
作者:刘苏丽;肖明明;何秋;任占秀;赵鸿梅 刊期: 2014- 01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与NEW-TOAST病因学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Pl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AIS组)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pPlGF水平,分析各组pPIGF水平的差异,以及pPIGF与患者年龄、NEW-TOAST病因学分型及预后等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AIS组pPl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77.63......
作者:张琼;林春颖;肖保国;沈筠筠;董强;王坚 刊期: 2014- 01
-
β淀粉样蛋白1-42寡聚体和人重组α-突触核蛋白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触的影响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寡聚体对小鼠原代皮质、海马神经细胞突触功能和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二甲基亚砜、Aβ42-1寡聚体、α-Syn、Aβ1-42寡聚体、α-Syn+Aβ42-1寡聚体、α-Syn+Aβ1-42寡聚体干预小鼠原代皮质和海马神经元,按不同干预方法分为6组.干预24h后用免疫荧光、FMl-43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的突触数量及活性,同时用Weste......
作者:王艺璇;喻哲明;丁正同;王坚;邬剑军;陈嬿 刊期: 2014- 01
-
遗传性癫(癎)的研究
遗传性癫(癎)是常见病,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以遗传性癫(癎)及癫(癎)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青;张敬军 刊期: 2014- 01
-
p73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p73基因是抑癌基因p53家族的一员,先被认为与肿瘤的发生相关.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p73基因与神经系统发育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系统中,伴随异常的tau蛋白磷酸化,不仅出现了p73基因在神经元中含量和分布的改变,还出现了p73基因的两种亚型TAp73和△Np73的失调.文中就近年来关于p73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黄玲玲;张云云;王滨 刊期: 2014- 01
-
氯硝西泮诱发药物性肌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加强对服用氯硝西泮引起药物性肌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长期口服氯硝西泮发生药物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肉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予以分析.结果患者系老年女性,临床仅表现为肩颈不适、四肢疲乏等非特异症状,既往有长期口服氯硝西泮治疗睡眠障碍史.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升高;肌肉病理NADH、SDH染色可见线粒体分布紊乱,COX染色见个别活性缺失......
作者:陈阳;罗苏珊;乔凯;汪寅;卢家红 刊期: 2014- 01
-
对左旋多巴长期治疗帕金森病的评价
很多研究证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L-dopa)治疗帕金森病(PD),可明显改善PD患者的症状,而且应该在PD的早期应用适量的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早期症状.长期应用左旋多巴治疗PD与长期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疾病导致的病死率相同.长期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PD的疗效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相同,前者并未显示出优越性.......
作者:蒋雨平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胚胎大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
- 2 发作性运动障碍
- 3 脑室出血型Moyamoya病13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
- 4 对rt-PA治疗脑梗塞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再讨论
- 5 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后自发抑郁行为及缺血半暗带纹状体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 6 混合性脑中风40例临床与CT分析
- 7 大麻素系统与帕金森病及其运动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8 去泛素化酶圆柱瘤蛋白研究进展
- 9 肢带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 1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血清维生素 B12水平与临床表现的分析
- 11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内HO-2蛋白的表达
- 12 干扰素-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治疗作用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
- 13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 14 托吡酯转换治疗儿童癫癎的临床研究
- 15 盐酸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束缚应激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
- 16 转运蛋白(18 kDa)及其配体在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 17 Wernicke脑病
- 18 短暂脑缺血发作与磁共振弥散成像
- 19 神经肽Y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2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