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Antisense GAD67ODN对戊四氮所致慢性癫痫大鼠的作用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抗癫痫作用。方法:采用戊四氮制备大鼠慢性癫痫模型,利用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技术,通过选择性地抑制海马GAD基因的表达来观察其对慢性癫痫大鼠行为、发作阈值及脑电图的影响。结果:给予AntisenseGAD67ODN处理后,GADmRNA表达下降、GABA浓度下降、性发作潜伏期缩短、发作程度加重及脑电图痫波频率增加。结论:从反面进一步说明GAD基因可能是抗痫基因,为GAD......

    作者:王伟;陈小华;阮旭中;张梁;王玉 刊期: 2001- 01

  • 改良前路颈椎多节段减压术的临床与实践

    目的:减少前路颈椎手术创伤、提高减压效果、缩短植骨愈合时间。方法:采用改良前人路显微多节段颈椎管减压,术中自体骨碎屑加医用胶粘合回植融合术。结果:共治疗54例多节段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型颈椎病。随访3~18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4.44%。骨性愈合率达100%。结论:本改良术式可行不规则形开窗、槽减压,避免切除过多椎体。......

    作者:许益民;杨应明;郑丰任;郑少钦 刊期: 2001- 01

  • 川芎嗪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纹状体内IL-1β的影响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纹状体内IL-1β的影响。方法:给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分别应用川芎嗪和生理盐水,检测纹状体内IL-1β的含量。结果:生理盐水组缺血及缺血再灌流IL-1β含量均明显增多,川芎嗪治疗组缺血24hIL-1β峰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缺血再灌流各时相点IL-1β含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局部脑缺血再灌流纹状体内IL-1β含量增多,川芎嗪可降低该脑区纹状体内IL......

    作者:李岚;赵光东;张健 刊期: 2001- 01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变化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不同时期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在发病后1、3、7、14、21d各进行了TM监测,并与对照组(n=52)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各病期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除发病后第3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病期T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发病后第1周TM水平呈现逐渐升高倾向(P......

    作者:雷惠新;陈名峰;张旭;程琼;周秀珍 刊期: 2001- 01

  • 11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监测及其预后的研究

    目的:了解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受伤后24h内凝血和抗凝血功能改变情况、与病情危重度GCS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监测114例病人凝血和抗凝血指标,进行DIC评分,记录GCS。结果:114例病人中,D-Dimer异常发生率GCS≤8组为83%,GCS>8组为44%(P值=0.0002)。逐步回归分析:预后=0.4390+0.00883ICU日数+0.0347CCS-0.0490DIC评分。结论:DIC评分......

    作者:夏志洁 刊期: 2001- 01

  • 颅底骨缺损硬脑膜膨出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颅底缺损硬脑膜膨出量评估公式,为临床颅底缺损重建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力学蠕变挠度分析,得到预计硬脑膜膨出量的力学计算公式,设计相应的力学模拟实验和动物实验加以验证。结果:力学模拟实验及动物实验证明通过力学分析得到的公式是基本正确的。结论:我们建立的颅底骨缺损硬脑膜膨出量评估公式,可以用来预测硬脑膜及其替代物膨出量的动态变化。......

    作者:宋冬雷;丁祖荣;周良辅;李士其 刊期: 2001- 01

  • 脑梗死致偏侧舞蹈症19例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62~73岁,平均68.2岁。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一侧肢体呈迅速、多变、不规则、无目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其中右侧肢体11例,左侧肢体8例,上肢重于下肢12例,下肢重于上肢7例,伴有同侧肢体轻瘫者2例,肌张力减低6例,同侧病理征3例,精神症状8例,19例均做头颅CT扫描,其中1侧基底节梗死7例,双侧基底节梗死6例,1例基底节、顶叶梗死1例,丘脑梗死2例,CT正常3......

    作者:是明启;王玉洲;汤永新 刊期: 2001- 01

  • 改良翼点入路脑颞肌粘连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介绍改良翼点入路,脑颞肌粘连术治疗3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体会。手术方法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仰卧位,头转向对侧45°。用头架固定。改良翼点入路开颅[1],分离颞肌,注意保护好颞浅动脉,骨窗尽可能接近颅底。弃去骨瓣。脑颞肌粘连,广泛剪开硬脑膜,将颞肌覆盖于脑表面,其边缘与硬脑膜边缘作减张缝合。硬膜外置一引流管,缝合头皮。......

    作者:袁苏涛;周秀珍;周瑞玲;陈名峰;黄声榕 刊期: 2001- 01

  • 颅脑损伤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炎的临床调查

    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致死因素即为肺炎。因此如何防止气管切开(气切)后的肺炎对降低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57例气切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夏鹰;季耀东;昝明熙 刊期: 2001- 01

  • 开放性前额颅底损伤的手术治疗

    材料和方法选择伤后GCS评分≥8分,经头颅CT及术中证实有颅底、脑膜及脑组织损伤的病例。男26例,女6例。平均年龄38岁,着力点均为前额、颌面。加速伤26例,减速伤6例。CT表现前额、颅底附近混杂密度为碎骨片,出血或积气等。......

    作者:赵富文;支文勇;陈利民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