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α-synuclein片段NAC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变性作用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的非淀粉样成分(NAC)对多巴胺能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PC12细胞经不同浓度的NAC处理48h后,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测定细胞活力;TUNEL和Annexin-V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调亡;硫磺素S染色研究蛋白聚集.结果:NAC处理48h后,PC12细胞突起样结构消失;与对照组比较,NAC>25μmol·L使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并诱导出现凋亡及蛋白聚集.结论......
作者:巴茂文;刘振国;陈生弟;陆国强 刊期: 2004- 02
-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手术疗效(附26例)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按Masaoka分期将26例MG合并胸腺瘤者分为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6例,Ⅳ期1例.全部行胸腺切除术.结果:术后4例发生危象.随访2年,19例(73.1%)的患者术后病情明显改善;7例(26.9%)没有变化或者疗效差.结论:MG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应早期适时进行胸腺切除手术.......
作者:肖文;李柱一;宿长军;林宏;李宏增 刊期: 2004- 02
-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影像学、电生理学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影像学、电生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84例DEACMP患者的假愈期、急性期、恢复期的临床表现和头部CT、MRI、EEG、BAEP、TCD、rCBF、智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异常率91.3%,MRI异常率97%,EEG、TCD、BAEP均为100%异常,智力测验100%异常.结论:影像学改变轻于临床表现,电生理改变与临床一致,EEG在假愈期有意义......
作者:刘枢晓;周玉兰;王琳 刊期: 2004- 02
-
CD40配体在血清AChRab阳性和阴性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探讨
目的:研究CD40配体在血清阳性重症肌无力(SPMG)和血清阴性重症肌无力(SNMG)主要致病因素产生中的作用.结果:无论SPMG或SNMG,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后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rsmab)均比健康对照组非常显著增高(P=0.000).抗CD40L单克隆抗体(anti-CD40Lmonocl......
作者:陈莉;莫雪安;郑金瓯;苏承华 刊期: 2004- 02
-
7-硝基吲唑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7-硝基吲唑(7-NI)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NI组,花生油(PO)组,假手术(SH)组及脑缺氧缺血4组动物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结果:7-NI干预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皮质、海马c-fosmRNA于HI后0~1h、Fos蛋白于HI后2h明......
作者:朱竹青;徐荣;汤云珍;徐启武 刊期: 2004- 02
-
人脑胶质瘤EGFR-AKT通路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细胞EGFR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以及EGFR与AKT活性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例正常脑组织、50例胶质瘤标本和2个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的EGFR表达,并应用Westernblot分析p-AKT的表达.结果:EGFR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阳性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其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Westernblot分析发现在正常脑组织中p-AKT蛋......
作者:康春生;浦佩玉;李捷;于士柱;王虎;江荣才;董伦;王广秀 刊期: 2004- 02
-
Aβ致PC12细胞的损伤机制与多奈哌齐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Aβ25-35蛋白诱导PC12细胞损伤类型以及多奈哌齐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LDH检测、TUNEL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Aβ25-35蛋白对PC12细胞的损伤类型以及多奈哌齐对其的保护作用.结果:单纯Aβ10μmol·L-1处理细胞后12h,即可检测到LDH浓度明显升高[(2850±150)U·L-1];24h后,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为32%,明显高于多奈哌......
作者:李珂;万琪;魏东;俞英欣;万群;李力 刊期: 2004- 02
-
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HSP70和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C)对局灶性脑梗死后HSP70和FOS表达的影响,探讨IPC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MCAO10min作为IPC,IPC后48h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死(PMCAO)模型.了解IPC对PMCAO后大脑神经功能和脑组织学损害的影响,免疫组化法研究PMCAO后3hFOS表达变化以及24h后HSP70表达变化.结果:I......
作者:韩巨;郭洪志 刊期: 2004- 02
-
活化素A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重组人活化素A(rhAcT)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MMP+或活化素A,L-deprenyl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评价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和bcl-2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预先......
作者:刘楠;蒋雨平;王坚;丁正同;任惠民 刊期: 2004- 02
-
经侧脑室短期重复应用重组链激酶预防动脉瘤破裂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短期重复应用重组链激酶(r-SK)并引流脑脊液,对预防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的效果.方法:14例脑动脉瘤破裂Fisher3级患者,于72h内行瘤颈夹闭或瘤体介入栓塞术,以及侧脑室外引流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例.治疗组经侧脑室注入r-SK5mg·d-1,连续2~3d.术后出现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者诊断为DCV;术后1~3个月以GOS评估......
作者:沈冰;陈衔城;孙涛;秦智勇;徐宏治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磁共振测量基底节区、黑质体积在帕金森病及其相关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 2 43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诊疗体会
- 3 杏仁核内注射KA诱导的边缘叶发作大鼠海马中caspase-9的表达
- 4 经颅多普勒检测秦山核电站工作者颅内各血管参数的分析
- 5 超负荷血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 6 脑卒中后不同时段发生抑郁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波谱分析
- 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下调caspase-3表达来对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8 白血病的广泛神经系统损害1例(附文献复习)
- 9 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 10 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11 青年、中青年脑卒中的性别差异及危险因素分析
- 12 牛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纯化
- 13 SH3GL2在无病灶性难治性癫(癎)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
- 14 甲氧氯普胺致双侧基底节区病变1例报道
- 15 特发性震颤的研究进展
- 16 脑梗死后癫癎发作
- 17 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分布与其可能的调控机制研究
- 18 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 19 癫(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20 难治性癫(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