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许多病理特征和认知功能下降可能与脑内胰岛素抵抗有关。对AD动物模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治疗后,脑内胰岛素抵抗和许多病理特征减少或是逆转。这一研究结果为GLP-1类似物对AD的潜在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GLP-1及其类似物在AD中的潜在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唐晶;董齐;伊然 刊期: 2015- 01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障碍研究进展
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步态研究已有多年。认清MCI时期的步态异常对于诊断、鉴别诊断MCI是治疗干预的关键时期,但需要进一步阐明MCI步态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思路。根据目前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提出了一个对于此概念性的框架和用于操作的研究标准。这些建议仅用于研究,目前不涉及临床应用。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提供一个新的对于MCI诊断思路,终推动更早期识别一些疾病,推进治疗干预MCI的进展。......
作者:花芸;程洁;刘振国 刊期: 2015- 01
-
癫合并焦虑
近年来人们日益认识到癫(Ep)合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重要性,但多数研究集中于抑郁症。然而,Ep伴发焦虑障碍十分普遍,文献报道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达11%~46%。有研究表明,Ep和焦虑具有双向联系,且可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焦虑严重影响Ep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大抗癫药物的不良反应。尽管如此,临床上常忽略对焦虑症状的筛查。Ep患者的焦虑症状可分为仅出现于Ep发作前、中和后(围Ep发作期)的焦虑,类似原发性......
作者:吴冬燕;虞培敏;洪震 刊期: 2015- 01
-
脑白质病变临床特点与白质传导束关系研究进展
脑白质病变(WML)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与年龄、高血压等血管危险因素相关。WML与脑卒中、记忆、语言、步态及情绪等有密切联系,而且其进展预示着临床预后较差。利用MR微细结构成像技术了解到脑白质传导束的病变与其多样化的临床表现相关。MRI技术为WML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了解WML多样化临床表现提供了新视角。......
作者:胡荣郭;程洁;刘振国 刊期: 2015- 01
-
糖原合成酶激酶-3参与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有两种亚型,即GSK-3α和GSK-3β。GSK-3的活性受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机制调节,可以磷酸化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GSK-3与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都有关。......
作者:文国强;刘涛 刊期: 2015- 01
-
嗅觉障碍与α突触核蛋白病
在神经变性疾病中,嗅觉障碍很常见,除帕金森病外,还可见于路易小体痴呆、多系统萎缩、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等α突触核蛋白病,以及特发性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其中,帕金森病和路易小体痴呆患者的嗅觉减退程度较严重,而多系统萎缩较轻;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和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存在嗅觉减退,其程度可能较帕金森病轻。嗅觉障碍可在疾病早期出现,且嗅觉测试简便易行,有助于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黄思菲;王坚 刊期: 2015- 01
-
小胶质细胞的概述及其与脑缺血的关系
炎症反应在脑缺血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表现在免疫细胞的激活,其中主要的是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受到严格控制。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发挥脑保护和神经毒性双重作用。因此,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拮抗神经毒性因子、促进神经保护因子、阻断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金艳;曲媛;孙伟 刊期: 2015- 01
-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预后。方法将收治的50例典型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入院后3个月内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同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25例):择期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个月后择期进行颅骨修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疗效、并发症及预后。结果50例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及脑积水。术前格拉斯......
作者:丁有才 刊期: 2015- 01
-
SML100型多功能失眠治疗仪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单盲、空白对照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SML100型多功能失眠治疗仪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空白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选取失眠症患者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临床试验疗程均为7d。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利兹睡眠评估问卷评分、睡眠综合疗效评价、睡眠日记(入睡时间、睡眠时间、醒来次数、起床感觉)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利兹睡眠评估问卷评分、睡眠综合疗效评价、睡眠日记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
作者:王柏阳;高小翌;吴建华;何兴伟;葛继荣;黄俊山;张娅;俞慧强;顾磊;吴文艳 刊期: 2015- 01
-
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2014年AHA/ASA版)
2014年版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二级预防提供全面、及时、基于循证依据的建议。该版指南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阻塞的干预、心源性脑卒中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循证依据的建议。该建议还包括其他各种情况下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这些情况包括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
作者:倪金迪;李响;刘梅;朱洪松;凌美蓉;龙盼;周若雯;蔡振林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治疗选择
- 2 p53基因增强恶性胶质瘤HSV-TK/ACV系统疗效的体外研究
- 3 扩大经鼻蝶入路的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和脑神经显微解剖研究
- 4 自发性脑出血后占位效应发生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 5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 6 脑梗死与多梗死性痴呆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测定
- 7 颅内脑外神经母细胞瘤
- 8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 9 钾通道开放剂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10 副肿瘤神经综合征与脑脊液细胞的改变
- 11 门诊癫患者正规服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2 大鼠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病的超微结构改变
- 13 南充市社区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 14 幼年感染细菌内毒素对成年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行为和病理的影响
- 15 脑干梗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6 百草枯对PC12细胞的活化素和受体ⅡA表达的影响
- 17 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组织内T细胞的变化
- 18 胶质肉瘤4例临床分析
- 19 与细胞质动力蛋白相关神经系统变性病的研究进展
- 20 红藻氨酸诱发大鼠复杂部分性癫癎发作的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及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