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本刊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中枢、周围神经和骨骼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指导实践和临床发展。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06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52/R
邮发代号: 4-60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678
- 国内刊号:31-17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分析
目的:对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患者临床资料、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18例被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结果18例CVST患者以年轻人为主,发病初期分别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病毒性脑膜炎3例、病毒性脑炎1例、病毒性脑膜脑炎1例、脑出血2例、偏头痛2例、脑梗死和出血性脑梗死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死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平均误诊时间7d(1......
作者:胡华;刘锋昌;宋文峰;罗国刚 刊期: 2015- 03
-
视神经脊髓炎的发病机制
视神经脊髓炎免疫球蛋白G(NMO-IgG)作用于水通道蛋白-4(AQP4),使AQP4含量减少并产生抗AQP4抗体。透过受损的血脑屏障,使NMO-IgG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内,抗AQP4抗体损害了AQP4和Na+-依赖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复合物,引起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和血脑屏障破坏。抗AQP4抗体通过细胞免疫毒性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化学因素(过敏毒素如C3a、C5a)引起星形细胞损害。所有机制综合性损害......
作者:蒋雨平 刊期: 2015- 03
-
NOTCH3基因外显子区rs381518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徐州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NOTCH3基因外显子区rs381518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徐州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分析NOTCH3基因rs381518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缺血性脑卒中445例(脑卒中组)和同期门诊体检者200例(对照组)。应用PCR-RFLP方法进行NOTCH3基因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缺血性脑卒中及......
作者:许艳;牟英峰;单君君;朱晓莉;耿德勤 刊期: 2015- 03
-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手术预后的关系
目的:比较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与AChR-Ab阴性全身型MG患者胸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24例于胸外科接受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的全身型MG患者,根据术前血清AChR-Ab表现,分为AChR-Ab阳性组(81例)和AChR-Ab阴性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稳定缓解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时年龄、术前病程、首发症状及胸腺病理类型等基本情况组间比较......
作者:刘天芳;任明山;吴元波;杨毅 刊期: 2015- 03
-
帕金森病不同亚型患者的多巴胺转运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不同亚型患者多巴胺转运体(DA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匹配的45例有明显震颤型(TDT组)和60例无明显震颤型(nTDT组)PD患者的临床和11C-CFTPET显像资料;另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0名为对照组。对上述PD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DT组和nTDT组在尾状核、......
作者:焦方阳;武猛;王坚;司展;葛璟洁;张慧玮;蒋承峰;管一晖;左传涛;吴平 刊期: 2015- 03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建立的研究
目的:在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同龄无高血压Wistar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后脑缺血损伤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HR和Wistar大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为:pMCAO模型6h组、假手术6h组、pMCAO模型24h组、假手术24h组和正常组(均n=6)。采用线栓法制作pMCAO模型,术后6、2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后处死,制作脑冠状切片。术后6h处死大鼠脑......
作者:霍亚静;丁晶;卓丰昊;葛安岩;乔伟伟;范薇 刊期: 2015- 03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进展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是自1996年以来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治疗的药物,但因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狭窄(......
作者:沈芳;刘康永;孙晓江 刊期: 2015- 03
-
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通过溶酶体清除自身受损细胞器和异常蛋白的过程。在神经系统中,从神经退行性疾病到神经创伤,自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神经细胞自噬发生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对全面了解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莉;刘媛;伍亚民 刊期: 2015- 03
-
癫猝死机制进展
癫患者,尤其是难治性癫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较一般人群要高。癫猝死为癫患者突然发生非外伤、非溺死的死亡,并排除了癫持续状态,尸检未发现造成死亡的器质性或中毒性方面的确切原因。关于癫猝死机制的研究集中在癫发作可能导致的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方面。文中对近年来在癫猝死机制中呼吸功能障碍、心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方面,以及分子和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洁;陆钦池 刊期: 2015- 03
-
症状前期帕金森病的PET/SPECT功能影像学研究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目前有充分的证据显示PD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在临床起病之前即可出现,即在所谓症状前期的亚临床阶段。以PET/SPECT为代表的功能影像学技术已在临床PD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PD患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功能的评估,可客观、有效地对PD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文中就PET/SPECT功能影像学技术在检测症状前期P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喆慜;左传涛;武猛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抗癫(癎)药作用机制研究
- 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肱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 3 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丘脑进展性萎缩
- 4 经岩骨小脑幕入路手术继发脑内血肿5例
- 5 大剂量白蛋白对大鼠液压颅脑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 6 脑啡肽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 7 颈部夹层动脉导致缺血性脑卒中17例临床分析
- 8 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视神经损害的分析
- 9 多发性硬化伴周围神经病临床分析
- 10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C-jejuni和GM1抗体的相关性
- 11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血清维生素 B12水平与临床表现的分析
- 12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
- 13 铜蓝蛋白的代谢和低铜蓝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
- 14 多发性肌炎合并周围神经病(附5例临床及随访)
- 15 重症肌无力P9-ZFD基因片段表达蛋白的研究
- 16 巨大前庭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
- 17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大腺瘤
- 18 人SNCA及其致病突变基因的逆转录病毒pEGZ/MCSHA载体的构建
- 19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 20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活性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